
“最忙时左手接电话、右手调参数,耳朵还要分辨3种不同的告警音。”只见张常龙右手食指在鼠标上快速滑动,左手接听电话的间隙,目光已扫过直放站、RC无线、数据通信、防灾等系统的各类告警监测信息。“不同的声音频率就像不同人的声音,列控车载动态监测及传输系统网管的告警声像火车头鸣笛声,华为数据通信网网管告警像急促的‘嘀嘀’声……”张常龙告诉记者,刚来当“隐形网管”时,他非/span>问诊对设备运行状态“望闻问切”在长沙南站通信机房内,94架机柜整齐摆放、60台交换机路由器、47台服务器24小时运行着,上千个指示灯如繁星闪烁。除了线上看诊以外,张常龙和同事们还要到机房线下听诊。
“你看,编码器指示灯异常,电压不稳定,可能是电源适配器故障。”张常龙掏出万用表测量电压,电压值上下波动,“赶紧处理,否则无法监控到该编码器下11路武广咽喉区域的实时视频。”这样的“望闻问切”每次持续至少30分钟,每天不少于4次,弯腰、蹲立、侧耳的动作则需要重复上百次。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前夕,长昆线BSC网管突发资源管理单板故障,告警声如雷鸣般响彻办公室。张常龙带领团队在60秒内对告警信息进行确认,深入分析告警原因,并制定好处置方案,次日天窗点内,他确认该板件工作主备用状态后,对该故障板卡进行了更换,避免了一次行车故障。
“当时离假期不到48小时,任何延迟都可能影响行车调度。”他回忆道,故障排除时,工作服已被汗水浸透。
坚守为旅客出行编织“通信安全网”20岁的陈诗佳是工区最年轻的通信工。三个月前,这个刚毕业的女孩第一次走进分析室,就被此起彼伏的告警声“震懵了”。“在这里上班,既要懂计算机技术,也要懂网络技术和通信知识,既要有充沛的体能,还要有好的心态。”陈诗佳说。虽然到工区工作不满三个月,但陈诗佳已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。一次预添乘数据分析时,她发现某区段G网场强电平覆盖异常,及时上报及整改后,避免了该区段发生C3超时及场强测试不合格的风险。“张工长教我,每个数据波动背后都是上千名旅客的安全。”陈诗佳说,只见她在键盘上敲出一串指令,屏幕上的信号曲线逐渐恢复平稳,这是她当天处理的第17个异常数据点。假期首日的晨光洒向监控大厅,当旅客们踏上旅途时,这群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人,却放弃“诗与远方”,坚守在岗位上。张常龙告诉记者,监控大厅里的屏幕光永不熄灭,他们会默默坚守在此,为旅客安全出行编织“通信安全网”。举报/反馈
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